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科研与流行的对话——来自北联大师生的一场“考古成果秀”

南风 弘博网 2023-10-07


9月24日上午,以“百年考古,文化北京”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开幕式上,北京联合大学师生带来的一场动态服装秀惊艳四座,收获好评无数,弘博网小编在现场也受到很大触动。那么,这样一场精彩的服装秀是怎么实现的呢?



忠于历史,科研与流行的结合


近些年,“汉服热”的潮流席卷而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戴着中国传统衣帽配饰走进红砖绿瓦之间,展现着文化自信与文化多元的魅力。然而,大家对这些服饰的了解真的足够深入吗?这些琳琅满目、充满个性的服装真的是忠于历史的设计吗?大众又是否能够区分这些带有中国元素的创意作品与考究的传统服饰呢?虽然“汉服热”带来了审美的复古潮流,但“复古”并非等同于“复原”,更与“忠于历史”相去甚远。



“现在很多人对我们的服装秀是有误解的,这并不是一个古代时装秀,它跟博物馆的服饰展览是一样的,只是动态呈现而已。因为并不是单纯的走秀,所以美观性反而不是重点。虽然专业的造型团队针对发型、妆容的设计上给过我们一些意见,但我们都没有采用。因为这个秀不是为了好看,而是要尽最大可能贴近壁画本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副教授、本次服装秀的制片人黄可佳老师在采访中说到。



为了迎接中国考古百年,展示北京市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的老师们计划以出土文物活化利用的方式献礼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希望在出土文物和公众之间建立起联系。顺应“汉服热”这场潮流,他们最终选择了以服装为对象进行文物活态利用,“现下公众对于中国传统服饰的兴趣还是很大的,这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但这不是一个基于审美的走秀,而是一场忠于历史的还原,是以服装秀为输出形式的科研成果的展示,”黄可佳老师这样说。


立足地域特色,挖掘考古价值


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展示对象为北京地区的服饰,这样以区域性的考古资料为展示内容的尝试在全国范围内的服装展中还较为少见。本次服装秀共选择了15个人物形象,涉及到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不同性别,展示出北京作为北方的重镇和古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服饰的完整演变脉络。



这次展示的人物形象,在时代上涉及汉、魏晋、唐、辽金元等历史时期,身份从贵族、文武官员到侍女,也涵盖了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典型形象。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讲师、本次服装秀的总导演李若水老师说:“服饰可以反映很多问题,比如北京当时的文化特征,因此,我们在内容上我们想要选择跨度大一些的,尽可能全面的展示当时的文化面貌。”



由于大众对明清时期的服饰资料比较熟悉,项目团队便弱化了这一时期的内容,而将重点放在了汉代到元代的人物形象。这其实也体现了本次展览的目标之一——引起学界对特定考古材料的重视。“当然我们还有一个想法,”李若水老师说,“北京市出土的壁画、陶俑之类的文物与服饰相关的很多,但关注度始终不高,所以我们也想通过这样一个展示引起学界对这些考古材料的关注。”



联大考古研究院此次带来的服装秀的确在开幕式现场收获了无数好评,这种认可的背后并不仅仅是对活态服装秀这一形式的喜爱,毕竟各种主题的走秀或者景点现场的实景演出层出不穷,一场简单的服装秀也不足以激起太大的水花。这场服装秀,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对细节的重视和考究,这也是整个筹备过程最困难的部分。



在整个项目筹备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对细节的考究,特别是考古出土的文物,无论是壁画还是陶俑,都不会像传世品那般明艳清晰,对它们进行复原需要做大量研究工作,这恰好体现了考古研究的优势和价值。“因为我们是把这场秀当作科研去做的,所以几乎是不计成本的投入,”黄可佳老师说,“每一套衣服都是由艺术学院的滕雪梅老师亲自打版,聘请了专门制作古代戏曲服装的公司制作,款式、面料和做工都要求很高,头饰上的花用的都是鲜花,配饰是最难的,因为没有实物可以借鉴,我们只能按照文献记载和壁画材料自行设计制作。”


为了保证整个展览的科学性,项目团队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进行了了反复的研究和论证,严格按照文物原本的样子去还原。



活化利用新形式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如今已经是文博界的共识,但怎样才是好的方式,业内都在不断进行探索。文创是目前最“红”的话题,也是大众接受度最高的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之一。然而,现阶段我国博物馆的文创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些产品开发方对文物本身不够了解,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科学性也较低。也许,在文物“活”起来或是“火”起来的大趋势之下,我们更需要像北联大师生这样“不计成本”的钻研与探索,并以创新的方式打破科研与公众之间的壁垒,真正将成果与社会共享。



图片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回顾往期精彩
面向儿童的博物馆远程教育资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不二之选
上海合作组织博物馆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召开
苏州博物馆赴苏州市盲聋学校开展“触摸文物”教育活动
文旅部: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要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南昌市博物馆最新规划出炉,预计2022年竣工并向社会开放
征集 | 我与北京钟鼓楼的故事与回忆
中国博物馆协会专委会队伍再扩大!陶瓷专业委员会今日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成立
周末福利 | “遇见”另一个时空的自己——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宣传片《遇见》上线
观展|上博新展——一段由考古讲述的传奇故事
拓宽博物馆收藏展示边界,用“影音文献”讲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故事
世界旅游博物馆首次线上展览正式发布
留住“帝国”的记忆:“罗马”特展周边广受好评 苏博西馆文创展现新面貌
近100家博物馆将参加 天猫双11迎“文物复新”潮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